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正文
安全教育——防火、防电、防溺水
日期:2018-11-12 11:17:27  发布人:机电工程系   浏览量:

  

校园火灾类型

1.生活火灾

 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点蚊香、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燃煤、燃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等。

2. 电气火灾

 目前学生拥有大量的电器设备,大到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还有违规购置的电热毯、热得快等电热器具。学生宿舍由于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学生违章乱拉电源线路现象普遍,不合安全规范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增多。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尤其是电热器的大量不规范使用,极易引发火灾。

3. 自然现象火灾

 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雷电,一种是物质的自然。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大气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行放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释放能量巨大。当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它产生的电弧可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形式的火灾。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如黄磷、锌粉、铝粉等燃点低的一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积聚大量热量,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发生火灾。对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校园防火知识

1、学生宿舍防火

在宿舍,同学们应自觉遵守规定,做到不私拉、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的电源开关并且拔下插头;不要躺在床上吸烟或乱扔烟头;不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使用明火和焚烧物品。

2、教室、实验室、教研室、办公室的防火

 在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时,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等情况,注意检查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长时间或不确定时间离开工作区域,应关闭用电设备,并完全切断电源。

3、食堂、学生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

 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如汽油、酒精等;禁烟区不准吸烟,不随地丢弃烟头、火种,应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

4、室外的防火

 现在校园植被较为丰富,秋、冬季绿化地带会有不少树林落叶、枯枝和枯草,不要在室外烧纸、点火或乱扔烟头,以免引起火灾。

宿舍防火常识

1、同学们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私拉、乱拉、乱接电线。

2、不使用电热杯、电炉、热得快、电热毯等大功率不安全电器。

3、使用台灯、充电器、电脑等电器时注意发热部位的散热。

4、室内无人时,关闭电器的开关并拔下插头。

5、杜绝宿舍抽烟行为。

6、不在宿舍使用和存放蜡烛、酒精等易燃物,不在宿舍使用酒精炉等明火和焚烧物品。

防电篇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学校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所以抓好学校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室里、宿舍里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需要在校学生了解校园用电安全知识。信息工程系学生会为大家介绍校园用电安全知识及发生触电事故时的安全常识。



1、电器线路起火有哪些因素

电器线路起火通常是由于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接头松动、导线接触表面氧化等引起局部过热)、漏电(导线绝缘层被损坏,接触金属管而产生电火花)等因素造成的。


2、电热器具为何容易引起火灾?

电热器具一般具有功率大、温度高的特点。如果在使用后忘记切断电源;使用中突然停电忘记将电源切断,来电后无人看管;定时、定温控制器失灵,温度指示器失灵,加热容器内物品被烧干,电热器具紧贴可燃物品;开关、触点接触不良;使用不当或修理不当都会引起火灾。


3、学生宿舍为什么不准使用热得快、电炉?

不正确使用热得快和电炉是非常危险的,可能酿成火灾和触电,造成恶劣后果。热得快和电炉是由镍铬丝和炉盘、铝管等元件组成,没有定温、定时等安全保护装置,如果使用和摆放的位置不当,极易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品,引起火灾。同时,学生宿舍内所装的电线,不能承受这些大功率电器的负荷。宿舍内使用热得快和电炉等大功率电器,容易造成电线过载引起电线或电表线圈发热,甚至起火成灾。并且,热得快和电炉在使用中,因本身结构的缺陷,如:电炉丝拱起接触锅底,潮湿引起漏电等,很不安全。因此,学校明文规定,学生宿舍内严禁使用热得快和电炉等其它大功率电器。


4、学生寝室内为什么不能私自拉、接电线?

寝室内私自拉、接电线非常危险,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触电事故。电线的安装铺设是一项非常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国家明文规定,安装电线和电气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操作。有的同学为了使用方便,私自拉接电线,并将电线绕在床架上,这种行为严重威胁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是坚决不允许的。目前,学生寝室的蚊帐架、床铺扶手都是铁制的,是导电体,而电线表面绝缘体是胶质的,易老化破损,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发生磨擦,加速了电线的破损,极易引起电线的短路和漏电,造成火灾和触电事故。因此,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坚决不允许私自拉、接电线。


5、防止触电措施

1、人体不要接触带电裸线、接地线和带电(漏电)设备。

2、要熟悉供电设备结构及供电系统接线,不违章接触有电设备操作。

3、绝缘工具严禁超期使用。

4、要确认停电线路带电挂地线

5、对有疑问或显示不正常的验电器严禁使用


6、触电急救办法

触电会造成人体伤害或死亡,发现人员触电应迅速采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措施

1、切断电源。

2、采取短路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3、救护人员穿着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要防止触电者再次摔倒

5、未断电之前,不可赤手与触电者身体接触




7、触电医疗救护方法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安放在空气流通,温暖处安静休息,同时拨打120求救。

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及脉搏均未停止时,应安放在平坦通风处,解开衣裤,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同时使用毛巾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并迅速拨打120

3、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请医生或拨打120,切不可向触电者注射强心针或泼冷水。

4、触电者呼吸及心脏跳动均已停止时,可能是假死,救护人员要坚持先救后搬的原则,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

5、人工呼吸用口对口吹气效果好。急救时,触电者的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阻塞气流,便于吹气急救。


防溺水篇

至于防溺水注意事项,相信大家早已了然于胸。但不慎落入溺水,险境我们该如何,自救。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溺水的急救办法

一、保持镇定,利用可用资源将溺水者拖至岸边

在发现有孩子溺水的时候,首先应该要保持镇定,救援者应该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将溺水的人迅速救起,如果自己不会游泳的话,可以拨打110120,或者是向其他人求救,千万不要在不懂游泳的情况下自己下河去救人

二、疏散人群

另外,在将溺水者救起的时候,应该要要将溺水者带到四面空旷的环境当中,将其头部轻微抬起,如果四周有很多围观的人,应该要让这些人四散开,不要围在一起,以免使得溺水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三、心肺复苏或人工呼吸

同时,立刻对其进行心肺复苏,要不停的按压溺水者的胸腔,每次按压的次数为1015次,每隔12分钟按压一次,还可以通过给患者呼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方法来让溺水者呼吸正常,也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通过嘴对嘴呼吸的方式来进行人工呼吸,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果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不能够自己进行呼吸的人来说,如果是不能够立刻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就有可能会因为缺氧而立即死亡。






四、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及耳部

在做完心肺复苏的紧急措施之后,就可以检查一下溺水者的口鼻以及耳部是否有被泥沙堵塞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应该要轻轻地将泥沙,全部清理干净。

 到了夏天,溺水情况又会开始比较严重,虽然四处都有人在宣传下河游泳或者是玩耍的危险性大,还是有很多人会不听其他人的教导,选择下河游玩,这是非常危险的,遇到了溺水者应该要采取紧急措施,救援者应该要遵照保证自身安全健康条件下尽量的救援的原则,否则就有可能会导致救援者和溺水者双双死亡的现象。

其实这种情况也并不是非常罕见的,有很多自身不会救人的救援者,就被溺水者带入水中,最后酿造成悲剧。


核发: 点击数: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