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春节期间,清朝诗人袁枚这首《苔》,被支教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在舞台演绎之后,一夜之间火了!孩子们朴实无华的天籁之声,不仅唱哭了评委,也让亿万中国人感动。
从这首诗中,看到了自己
这首孤寂300年的小诗,为什么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是贵州乌蒙山区孩子们宛如天籁般的演绎,是支教老师的默默奉献,是支教老师从“诗教”出发对孩子们精神之花的浇灌,还是孩子明亮眼神中的希望之光?
“这首诗为什么火?就是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灿发认为,舞台上的演绎让更多人认识或重新品味这首诗,人们从这首诗中,看到了自己。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人生路上,谁无“苔花”时?有分析认为,无论是自认为“苔花”,还是认为曾是“苔花”,很多人都能从这首诗中看到自己——虽“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却也有着自己的春天。
“苔没有灿烂的阳光,但它依然默默地成长。”北京市一媒体评论员小李说,正如梁老师所说,“我想告诉他们不要小看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生命因你而绽放。就像梁老师和爱人,选择到贫困山区支教,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将一群孩子培养得阳光灿烂。当然,还像我们身边每一个普通人,默默无闻奉献社会,用自己的选择和坚持照亮了生活的大道。
“默默无闻的坚守、平凡岗位的奉献,不引人注目,也无人喝彩,但悄然地绽放不正是医者仁心最美的瞬间吗?”亓庆良,是山东省淄博市一名乡村医务工作者。他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40多年如一日服务山区的乡亲,将青春奉献给了乡村卫生事业,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在他的坚守下,几十年前曾面临倒闭的那间山区卫生院,已成为全国先进。他说:“扎根山区、兴医为民。我甘做山区百姓的健康守护人,只要还能站立,我就会一直站在手术台前。”
平凡中,也应该有努力绽放的光华、温暖他人的力量
只要绽放光华,无论“苔花”“牡丹”,都是人间最美的风景。王灿发认为,“这首诗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彰显了对人生的尊重。”
孩子代表生命、象征成长、最具希望。对山里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看重自己、丰富自己、打开自己,从大山深处看到并走向外面的世界。通过梁老师的教唱,这首诗使孩子们打开了自信的大门。他们与这首诗的故事,与诗歌本身,也让人们重新思索生命的价值。
平凡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曼德拉说,“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尊重人生的体现之一,就是在平凡中也应有努力绽放的光华、温暖他人的力量。
“不曾惊天动地,不曾万众瞩目,但像苔花一样平凡的我,也有着一颗赤诚的心。”十九大代表、四川省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庆英,自199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想着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她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从种植柑橘开始,经过努力奋斗,一步步从穷困走向小康。“我将像苔花般努力开出全部的芬芳,以微薄的力量带领乡亲们继续迈向幸福生活,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每一个梦想都有望变成现实
一首《苔》,一支曲,道尽青春和梦想。王灿发认为,这首诗打动人心之处,还在于讴歌了对理想的追求。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望变成现实。
3月初,在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小王即将凯旋。谈起自己的经历,他直言是“十年维和梦,一年维和情”。十年前,他就梦想着自己能执行维和任务。而今,他与战友已同获联合国和平勋章。能为心中的和平梦想而努力,他觉得再多的辛苦也值得。“身边很多战友,恰如苔花,为了和平和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默默坚守着岗位。”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的理想、新的追求、新的目标。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都有出彩的机会,都能开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王灿发说。
平凡人汇聚在一起奋斗,就有不平凡的力量
“世间有‘牡丹’,但大多数还是苔花般的平凡人。但平凡的人汇聚在一起奋斗,就有不平凡的力量。”福建省厦门市纪委监委干部蔡怡琳说。
“在广袤的天地间,人是那么渺小。但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我们,正在铸就伟大的事业。”北京某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小刘,经常远赴深山大漠执行任务。他说,身边有许多同事,为国家一项项重大科技突破默默奉献着青春。虽然一些重大成就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热血早已融进了军功章。
在新时代重新品读《苔》,很多人有了新的思考。
浙江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干部楼洪林说:“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应为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而不懈努力。”
“新时代,祖国的发展一日千里。这其中,也有你我的汗水。无论你是干部、教师、医生、环卫工人还是务工人员,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都无形中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纪委监委干部李荣生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