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6月25日,财经与电商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由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刘书源、行政负责人刘会彩带队,前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社火戏具产业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霍庄村社火戏具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霍庄村社火戏具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当地重要文化符号与特色产业,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并向师生介绍了该村的发展现状,霍庄有160多年社火、戏具制作历史,成立了霍庄村社火文化合作社,并依托3家社火生产销售企业,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机制,产品30大类20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地区,是“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淘宝村”。实践团队深入产业基地,与非遗传承人、工匠及从业者交流,学习从选材到组装的全套制作工艺,感受传统工艺魅力。并且实践团队还开展了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通过现场老师对社火戏具部件拆解展示,让大家深入感受传统非遗技艺,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增强大家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期间,财经与电商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运用专业知识梳理社火道具产品,用手机拍素材、结合文化内涵写文案,引导村民用公众号、短视频账号宣传。同时,通过走访调研,实践团队从包装简化设计、突出非遗内涵、增加营销渠道、做强非遗品牌等方面提了诸多建议,助力霍庄村社火戏具产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专业能力,提升了传统文化素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为霍庄村社火戏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未来,财经与电商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霍庄村的合作,力争构建校村合作新模式,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